赵智强参加纪念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发表30周年暨践行交流会

发布时间:2014-12-24

字体:

返回

 铁算算盘

赵智强发表讲话

    12月23日,纪念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 发表30周年暨践行交流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的林沙草产业专家及学者齐聚一堂,对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进行了回顾与探讨。东达集团总裁赵智强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将东达集团在林、草、沙产业中的实践和发展成果作为典型案例,同与会专家进行了交流。
    沙产业的概念源自钱学森对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构想,是农业型知识密集产业的子系统。钱学森认为,广袤的沙漠戈壁有着天赋的阳光优势,蕴涵着发展农业型产业的潜力,需要高新技术支撑,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产业效率。他说:“沙产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大事,让沙漠为我们服务。”
    赵智强在发言中谈到,钱学森在世界上最早提出了“用新的思维来对待沙漠,在广阔的沙漠中建立起可产生上千亿元产值的大事业”。他认为,沙漠不是地球的癌症,而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沙漠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应在“不毛之地”上利用现代化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技术的全部成就,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转化太阳能,发展知识密集型的农业型产业。
    赵智强表示,东达集团创新性地提出了“生态建设不以绿色划句号”,并深刻地认识到沙产业理论不是简单的植树造林,而是“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理论,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为了生态与生计兼顾,绿起来与富起来结合,绿化与产业化联结,使之既符合生态规律,又符合经济规律,东达集团把生态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林沙产业作为“二次创业”目标,在鄂尔多斯地区打造出了独具沙区特色的林沙草项目和生态种养殖循环经济与产业链。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基础设施不配套,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沙区农牧民生存困难的问题,东达集团提出了不在土地上做文章,而在生态链、养殖链、产业链、产品链上谋生存、求发展的“无土移民”战略,已经投资了60亿元在沙漠中建设的“风水梁东达生态移民扶贫村”,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建设了以獭兔养殖为主导的具有沙区特色的优势产业,真正在沙漠戈壁上开发出了现代化的大农业,又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探索一条新路。
    通过十几年来的实践,东达集团充分证明了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的重要意义。集团因地制宜,心系富民,服从世界趋势,走新技术革命的道路,按照沙产业理论在库布其沙漠展开了大规模的沙漠生态治理与沙草产业循环经济实践活动,已初步形成了“以治沙为中心、科技为先导、林牧为两翼、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经营模式和格局,以高瞻远瞩的睿智眼光,为当前中国社会的产业转型和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应有贡献。
(李文)